重庆时时彩官网

【会议回顾】第三届金融与民生福祉分论坛

2021 - 07 - 20

                                            

2021年7月16日-18日,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重庆正式召开。7月17日下午13:30,金融与民生福祉分论坛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宏文楼3-2教室正式拉开帷幕。

金融与民生福祉分论坛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本论坛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和西南财经重庆时时彩官网 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教授、青年学者以及来自业界的金融管理者等,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渠道参与论坛,共同探讨中国金融社会学专业建设以及民生福祉的发展。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参会嘉宾合影

会议伊始,论坛倡导者、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重庆时时彩 院长、MSW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日本福祉大学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彭华民教授致辞,再次了强调金融与民生福祉研究的重要社会学意义。她指出今年是开展金融与民生福祉论坛的第三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所主办单位计划明年成立金融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同时她希望年年坚持举办金融与民生福祉论坛,将论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在此领域建成社会学的一个新学术品牌。

重庆时时彩官网-重庆时时彩平台 参会嘉宾合影

论坛上半场第一阶段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郑路主持。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阿丽娅、重庆时时彩官网-重庆时时彩平台 讲师蒋和超、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重庆时时彩 研究员张东就金融素养、金融能力与民生福祉相关的主题发表了精彩报告。

阿丽娅分析了居民金融能力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作用程度、城乡差异及其中可能的原因。研究发现金融能力对实物资产份额、增长型和生存安全型金融资产份额的影响不同,且两种效应存在明显的城乡和地区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家庭人口规模和户主教育程度可以部分解释城乡差异,而对住宅的所有权、户主婚姻状况及其年龄可以部分解释地区差异。

蒋和超老师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9年的调查数据,分别探讨了金融素养、社会医疗保险对我国农村老年人医疗负债的影响,金融素养、重大疾病保险对我国农村老年人医疗负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升金融素养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农村老年人医疗消费的金融保护作用。

张东研究员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3645个心智障碍者家庭开展调查,探讨了青年照料者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金融素养与心智障碍者保障水平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家庭社会资本—家庭人力资本—生活质量保障”的路径框架,支持了家庭投资理论,丰富了家庭金融理论研究。

论坛上半场第二阶段由重庆时时彩官网-重庆时时彩平台 副院长邓湘树主持,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蒋理慧、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王学娟、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硕士研究生韦丰、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研究生吴桐依次上台分享了个人或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

蒋理慧分析了来自在线医疗众筹平台的50000个样本数据,讨论了我国在线医疗众筹在健康不平等中的作用,并且探讨了不同的语言叙述策略如何影响在线医疗众筹结果。本研究有助于推进我国有关与在线医疗众筹的研究,有助于社会进一步认识、了解在线医疗众筹。

王学娟从资本市场的重要信息中介——分析师角度出发,采用文本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业绩说明会中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答非所问现象。研究基于文本相似度分析,阐明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的答非所问现象会影响分析师做出正确的盈余判断,影响资本市场定价效率,这一研究结论对于完善业绩说明会信息披露法规具有重要启示。

韦丰利用四年CHFS数据,构建了面板Logit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研究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儿人口占比和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家庭更可能配置风险资产且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更高,人口结构的影响在城市和乡村、东部和中西部、高低收入水平家庭中均十分显著,并且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与配置比例存在协同促进作用。机制上,本文分析了家庭人口结构在风险偏好和社会互动方面的影响渠道。

吴桐采用断点回归模型,依据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2010年数据,利用1980年独生子女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以初次结婚时间作为驱动变量,测度女性堕胎经历对金融风险资产选择的影响。本研究为保护堕胎女性人权,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提供金融风险的视角;为理解个体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供了新的切口;也为理解中国特殊的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下午4点,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李国武教授准时主持并开启了论坛的下半场第一阶段议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徐旻霞、湘潭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刘昆智、重庆时时彩官网-重庆时时彩平台 硕士研究生方静波依次向与会嘉宾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徐旻霞通过对CGSS2015市一级数据的分析,聚焦于探讨金融发展的社会影响,深入考察宏观层面的地区金融发展和微观层面的个体金融市场参与如何塑造居民的社会公平感知,拓展了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同时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也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刘昆智基于CHFS(2015)问卷调查数据,在构建了更全面的社会保障参与指标后,采用逐步法和Bootstrap方法检验了受教育水平、金融素养、社会保障参与、幸福感四者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主要提出两点政策建议:一是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公众幸福感。二是国家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强金融教育、改善公众的金融素养,增加居民对社会保障的认知度,提高人们的社会保障参与度。

方静波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数据,通过简单加总法构建了居民金融素养指标,实证分析了家庭负债额度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金融素养在其影响路径中的调节作用。根据研究发现她提出了需要针对负债额度较高但金融素养较低人群加强金融教育培训。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杨典主持了本论坛下半场最后一个议题阶段。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曾丰又、重庆时时彩平台 经济与管理重庆时时彩 博士研究生谢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特聘重庆时时彩 王语薇、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助理研究员孙哲就金融科技、大数据与社会发展主题先后分享其最新的研究成果。

曾丰又的研究发现,外资风投显著促进了国资风投和民营风投的设立,而国资风投却显著地抑制了外资风投的设立。同时,国资风投能够降低外资风投和民营风投的死亡率。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国资风投的壮大,给外资风投和民营风投提供了生存资源。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动态关系背后是深刻的制度性根源。

谢凯结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追踪数据,研究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生存概率和成长能力,并对企业营业收入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这一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信贷约束缓解、电子支付使用和信息知识获取等渠道实现的。数字金融发展对资本较少、偏远地区的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具有更强的普惠性,但也对传统金融基础及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语薇研究员的发言分析了加密货币及数字资产的兴起,阐释了比特币的诞生、ICO、Defi、NFT等新概念不断出现,金融的形式、结构、功能和社会基础发生的深刻转变,并为其在改善民生和提升社会福祉等方面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理解加密货币及数字资产的兴起,已经成为社会与金融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孙哲研究员指出金融化正在成为社会变革的动机机制,在其中“社区”作为核心观念需要在社会学意义上被重新审视。他的研究试图发现并解释金融化之后出现了一种“情感-法理”复合型社区,及其对“社区与社会”关系带来的根本性变革。

最后,郑路副教授做会议总结,他首先对全体与会师生、参与论坛组织工作的老师和同学以及会议各方致以衷心感谢,同时表示金融与民生福祉论坛近几年推动了中国金融社会学的迅速发展,这离不开各位学者在此研究领域的探索与努力。在全体与会学者的热烈掌声中,第三届金融与民生福祉论坛圆满落幕。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