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时时彩官网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所顺利举办教师学术沙龙和师生读书会

2021 - 11 - 15

                                            

2021年11月12日上午9点至12点半,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所主办的教师学术沙龙和师生读书会在线上举行。本次活动由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潘彦谷老师主持,社会工作专业全体师生和其他所部分师生参加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分为上下半场,分别为教师学术沙龙和师生读书会。上半场教师学术沙龙由何龙韬老师主讲,主题为“文献综述写作、论文发表与专著出版经验的分享”。首先何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教育背景、学术历程和发表之路,讲述了自己在读博、求职中从迷茫到逐渐坚定的心路历程。随后分享了他发表在定性研究国际顶级期刊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上的论文《孝道在农民工对父母的临终照护经历中的调节作用》,论文聚焦中国孝道文化在家庭照护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国老人家庭照护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何老师分享完毕后,顾珉珉老师和魏真瑜老师进行评议,顾老师赞扬何老师厚积薄发的学术历程,通过何老师的人生故事启发大家要有明确的目标,同时教导同学们在写作学术论文时要有紧密的逻辑链条和框架,符合学术论文规范。魏老师评议时指出医务社会工作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鼓励同学们从何老师的学术经历中明白在学习中要克服自己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压力。最后何老师和其他老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下半场师生读书会根据研究方向分三组进行,分别是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医务、健康、老年社会工作,以及社区、民族、金融社会工作,每组由三到四位学生分享近期的阅读成果。

第一组由潘彦谷、周正、崔坤杰、顾珉珉老师进行指导。于佩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论文《失独家庭的社会融入问题分析及社会工作路径建议》,黄丛丽同学针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和家庭功能相关的文献回顾和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梁文源同学就《随迁对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等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延伸,杨兰同学分享了近期阅读的关于“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主题的论文,并提出了自己在阅读文献过程中的困惑。

第二组由何龙韬老师和魏真瑜老师指导。耿阳雪同学和张妮可同学分别就《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本土化路径》和《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个体化进程中中国家庭养老支持分工》进行了分享,刘佳敏同学就“老年社会工作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进行了文献回顾。

第三组由杜文斌老师和李权财老师进行指导。周诺兮、刘巧同学分别就《线上社区参与的邻里效应--基于社区微信群的实证分析》、《台湾原住民社会工作者的流动意向:我们比我们的案主更弱势!》进行了分享。刘婷婷同学就自己感兴趣的议题“社会工作介入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困境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享,并提出了自己的反思。

老师们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也对同学们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在文献筛选和检索、研究方法、阅读和写作思维等方面给出了建设性意见,指出论文中概念界定以及文献和理论支撑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更多采用社工方法开展干预研究,鼓励同学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继续探索。

本次学术沙龙和师生读书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同学们对论文的选题和写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