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院校的大学生奋进新征程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2023年11月3日,重庆时时彩官网-重庆时时彩平台
、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上午齐聚柳林校区通博楼A座509会议室,展开主题为“党的二十大思想融入《社会学思想与方法》课程”教学研讨会。研讨会重点围绕课程思政、统一大纲和教材进行讨论。参会人员包括重庆时时彩官网
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胡康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涛副教授等10多位开设本课程的教师。

社会学思想与方法课程是我校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选修课之一,一以贯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参会老师一致认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社会学思想与方法课程可以促进我校师生准确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通过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怀,为我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同时也强化了授课教师将理论知识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鲜活力、贴近性,发挥更强的育人效应。
参会教师一致认为,在社会学思想与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党中央系列文件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安全、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社会学思想与方法课程的授课全过程。全体老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社会学概论(第二版)为授课教材,用好教材,抓好“三进”工作,既要讲解教材中各章节的社会学基础知识和方法,也要在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我国新时代如何高质量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分享,增强我校全体师生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培养质量。

参会老师强调,社会学思想与方法作为本科生通识课程之一,应加强构建话语体系重要性的教育。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社会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全体老师要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关心国情,认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努力从调查研究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